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校承办四川省应急管理学会应急预案专委会成立大会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24-04-28

2024年4月27日,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四川省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推动四川省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我校承办的四川省应急管理学会应急预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推进应急预案体系高质量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召开。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副校(院)长一级巡视员肖敬军,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董绍棠,学校党委专职副书记胡秀强,党委常委、副校长唐毅谦和四川省应急管理学会会长陈旭出席大会。来自省内部分政府应急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党校系统的专家学者、应急产业的相关企业负责人和学校应急管理学院共200余名代表和师生参加会议。我校应急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田东主持成立大会。

学校副校长唐毅谦代表学校致欢迎辞,表示我校将大力加强与省、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行业学会合作,深入挖掘应急管理学科特色和学术优势,不断提升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从而促进我省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在讲话中表示,作为四川省应急管理学会主管单位省委党校将大力支持专委会在全省应急管理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应急科普等方面发挥专业引领力,推动应急预案的科学化、系统化、数字化发展。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董绍棠在会上表示,在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应急预案是发挥我国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组建以来,始终把预案体系建设摆在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在全国率先出台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创新编制多灾种叠加应急预案,顺利完成彭州市、大英县、冕宁县基层应急预案建设试点,常态化开展预案实战演练,有效磨合了机制、检验了队伍、提升了能力。

随后,四川省应急管理学会应急预案专业委员会举行了成立大会,四川省应急管理学会陈旭会长介绍应急预案专业委员会成立背景,与会代表选举产生应急预案专业委员会组织机构委员和常务委员会任职人员,选举成都大学党委专职副书记胡秀强教授担任第一届应急预案专业委员会主任。

胡秀强主任在讲话中指出成都大学承办“史上最美、最好和最安全”大运村的实践再次证明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至关重要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应急预案体系质效,不仅是应对复杂多变的风险环境的关键举措,也是构建四川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他同时表示应急预案专委会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的系列指示精神和省委“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总要求,立足当前我省应急预案管理工作需要,充分发挥专委会学术优势、专业优势和组织优势,一是“定标准”,围绕四川现代化产业和城乡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积极研究制定应急预案相关标准,深度参与编制、修订、完善全省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推进预案编制的科学化、标准化。二是“强科研”,主动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课题研究、项目咨询及规划,推进应急预案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应用及转化。三是“育人才”,积极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应急管理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培养相关专业的管理与技术人才。四是“搭平台”,建设应急预案相关数字化平台,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应急预案的数字化转型。五是“促交流”,开展应急预案的科普宣教,充分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拓宽视野,组织高层次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

会上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主任陈旭教授和我校应急管理学院院长陈小平教授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与会领导向专委会主任胡秀强教授和专委会秘书长、我校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武玉梁教授颁授专委会和秘书处牌匾。

在研讨会上,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自力以《新时代应急预案建设的必要性和实践性思考》、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安监部(应急办)部长张圣强以《铁路施工项目的应急准备与响应运用实践》、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田兵伟博士以《通用航空应急救援预案指南编制研究与实践》、成都市应急管理学会会长发朱恪钧教授以《发挥专业机构优势助力应急预案体系高质量建设》为题,在大会作了主题报告和经验分享。

据悉,四川省正处于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各类灾害事故的易发高发期,应急管理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加强预案体系研究和建设尤为重要、十分必要,亟需得到科研机构、专业人才等智力支撑。四川省应急管理学会顺应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发展需求,及时成立应急预案专委会,必将深入推动应急预案体系战略研究,为四川省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技术革新和实践方法。

此次会议成功举办,为加强应急预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建立系统完备、实用管用的应急预案体系,推进四川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贡献四川省应急管理学会的专业力量。